当前位置: 首页 电影 少林传人

少林传人

评分:
4.0 较差

分类:电影 中国香港 1982

简介:   野心勃勃的九王爷(白彪饰)希图谋权篡位,落败的皇帝(艾飞饰)命令两名侍卫将两 详情

排序

分集剧情

少林传人万事皆有模式可循分集剧情

本片导演唐佳是张彻当年的御用武指。1974年,张彻率一众门徒赴台湾组建“长弓”影业。两大御用武指刘家良、唐佳,借此脱离张家班,留守邵氏,自立门户。不过,也许唐佳本来就是个慢热的人,又或者野心不大。刘家良早在1975年就凭《神打》成功转型,竖起刘家班大旗。直到1982年,《少林传人》作为唐佳导演处女作,才姗姗来迟——太迟了。而为这部电影编剧的,是27岁的王晶,发现这一点,我很没好气地干笑了两声。其他年轻人初初创作,总有点儿野心,想方设法特立独行,或在剧作上创新、或含沙射影社会现象——王晶偏不,他从一出道就是个老手儿,大概是自幼混迹片场,也看多了父亲收藏的剧本,早明白“万事皆有模式可循”的道理。《少林传人》是他编剧的第17部电影,离首次提笔的《鬼马狂潮》却只有短短五年时光,看来一生多产早已注定。故事是很俗套的落难王子复国,情节和人物设置也有源头可忆。永远的野心勃勃的“九千岁”颠覆了朝政,两个婴儿皇子由一众侍卫保着脱离险境:一个被忠心的丞相养作义子,卧薪尝胆地苦练武功;另一个被阴差阳错地送入少林,自幼由三个癫和尚传授易筋经。之后则是,兄弟相逢不相识——重重变故终于相认——联手打败大boss。狄龙和尔冬升分别饰演两位皇子:人物设置是张彻惯用的双生模式,上阵却是楚原的固定班底。出演本片时,狄龙已经36岁,额头眼角渐渐露出衰老的痕迹来。为了这部电影似乎还改了戏路,摒弃了大侠的形象,扮作落难少林的懵懂小子,表演经验看涨,不似年轻时的呆滞,居然加了谐趣的表情和小动作,在武打部分,熟门熟路地光彩照人。尔冬升那时25岁,正是冰雪一样的俊美少年。一丁点儿都不像他四哥,没有那么重的邪气和叛逆。倒像是年轻时的狄龙,很像,不过更冷峻些,出场便是心事重重的二皇子。演技仍是稚嫩,只知道隐忍。像这种角色,《三少爷的剑》里他就演过,表情也是冷,话也是不多。他似乎只会这一种演法儿——看来还是适合做导演,后来转行算是对了。这两人自1977年开始合作,因此拍本片时已经非常熟络,眼神、对白、武打都很默契——只是不像年纪相仿的兄弟。想来角色分配的时候,导演唐佳也是犯了一通难的,一个谐趣、一个冷峻,典型的“小鱼儿与花无缺”。偏偏这两个演员都是定了型的,都是大侠。当时看来,让尔冬升搞怪可能比登天还难,也只有让狄龙大哥突破一把。另外,本片实在没有出色的女角儿,让人感叹——在这方面,唐佳倒是得了张彻真传。白彪饰演的“九千岁”也有趣的很,可做此后一切“九千岁”的模本。大内高手、将军都是摆设,武功最高的永远是死太监——这个模式不知是否王晶开创,如果是,功德无量。想了一想,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顾冠忠,扮演受制于九千岁的傀儡皇帝,孱弱窝囊,言谈带着凄楚。不似他之前的角色,眉眼风骨都透着奸的味道。因此看他被手持利剑的尔冬升追杀,力不能敌,居然惊恐地躲在狄龙身后,总是不能令人信服,疑心着他是否深藏不露,正要暗中下手了——可竟然连这,都没有。好人太好,恶人太恶。我丝毫不怀疑王晶编剧的功力,只能说,唐佳师傅是真不讲究故事,要求太低了。本片文戏薄弱,武戏却是极佳。精彩段落层出不穷,有些构成奇观。动用了十八罗汉阵、十二铜人阵、轿子阵,竟然还自创了不少新武器:拍得悠然、谐趣、锋利,却又不见血腥。具体的不提了,以免坏了大家观看时的新鲜感。只说武戏中,我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——小子练功的桥段,本来是很容易出彩的。特别是狄龙被安放在少林寺,对着三个疯癫的师傅,难怪出落得同样怪趣、淡泊。如此性格,也为狄龙最终归隐寺中埋下伏笔。至于学武的部分,我认为本可以拍得更丰富、有趣些,可惜,这样的情节在本片中并不是重点。小屋之外的梅花桩、水缸未尽其用,要到一年后成龙的《醉拳》才能发扬光大。再有九千岁的两名手下,火怪和水怪,这样的设置虽然有点儿意思,走的仍是五行属相的老套路。火怪用火弹攻击,处处大爆破,倒也不坏;可,水怪竟然用铁钩,把我郁闷得要死,就算用锋利的冰,也比用铁钩合理呀。后来又想到,如果这样拍——水怪善诱敌入水,不见杀人过程,只有一股股血涌上来,再浮起就是尸体,会不会更好些——我就那么一瞎想,这也不是唐佳导演的风格。元字辈儿的师兄弟,和唐佳一起出现在武术指导一栏中,下一个十年是他们的天下。年轻人崭露头角,老一辈无所适从,天经地义。无论作为编剧还是导演,我觉得在王晶的理念中,构成一部戏的基本单位是“桥段”。80年代崛起的新艺城电影公司,似乎也坚守着同样的理念,那时,“奋斗房七人小组”没日没夜的度桥,严格地要求一部电影每10分钟内要有多少笑料、多少打斗。这样的创作态度也许要遭学院派的批判——在我看来,却是一条康庄大道。最后扯一些题外话。本片拍摄于1982年;1983年,邵氏电影公司开始减产;1984年,本片主演狄龙被邵氏辞退;1985年,邵氏停止了一切影片的拍摄;……万事皆有模式可循——我说这,不仅是编剧之道。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123456@qq.com 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19 MAIDONG66.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

电影

剧集

综艺

动漫

专题

明星